因為我覺得大家更光明會比較好
之前指出一些不是很好的事,
也引來一些人的不滿,
但是,指出來一些不是很好的作為,
也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好
只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
行事風格與觀念也不同,
或許只能尊重了吧
我先把相關文章都隱藏,
也希望以後不要再有莫名的 id 出現,
來批評攻擊
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
與所有同業同仁共勉,我也會好好以此督促自己
這一兩天,我跟一些人交談了很多,
也整理出很多想法
我一直認為,期貨市場是有前景的產業,
別說降稅帶來的效益,在日後的期貨信託,
以及因應全球金融風暴下,現貨的操作難度與獲利能力下滑,
但期貨市場仍舊可以保持獲利績效與成長,可以看得出來,
這個產業的確是有前景及希望的,
這不管對於交易人/投資大眾而言,
或是對於我們這些從業人員而言,
都是充滿前景與機會
不過,在我進入業界邁入九個月的歷程裡,
其實看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
其實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的聖杯,
因為觀念不同,做法不同,所以結果也不同,造就了大環境
其實營業員,心裡絕大部分都和一般交易人一樣,
懷抱著從市場成為贏家的願景,
市場很多機會,營業員更不想錯過,絕大多數營業員也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市場中投注資金嘗試
營業員有兩種特質
自己做交易的特質,以及專注於營業員服務的特質
但絕大多數第二種,都是由第一種演變而來,
也就是說,在市場中失利了,不得不回歸本務,好好當一個營業員,
這通常是很慘烈的教訓之下,不得不為的一種選擇
要面對自己的挫敗,與面對現實,承認自己實力不足,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尤其是不用走到最後一步,就有所覺悟,做出選擇,這就是真正困難的
我之前就做出選擇,沒有把自己陷入不可挽回的地步,
我體認到自己是需要多所歷練,也明白交易這條路,
並不是上了一些專業的課程,或是在市場中多久就可以獲利,
而是需要修練自己,累積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所以我不再自己進入市場,把所有時間資源用在協助客戶,
提供客戶正確的觀念與資訊,將市場的現實與風險充分告知,
希望客戶用最正確的觀念,以前人的借鏡為警惕,
在市場中踏實的學習與成長
這個市場其實是充滿利益的醜惡市場,
真正從市場中獲利的是極少數,但是這個市場卻養活很多人,
因為很多人的獲利來源不是市場,而是進入市場的交易人
充滿著利用交易人資訊不透明對等,
且利用交易人的貪婪,用各種方式誘惑交易人在沒有能力或準備的狀況下,
貿然進入市場任人宰割
太多投顧老師,跟空交掛勾
太多惡質營業員,不顧客戶風險的誘拐客戶加入市場
太多惡質的操盤人,把客戶的血汗錢當作獲利吸血來源
這些,不斷在這蓬勃的市場中上演著,
俗話說得好,水清無魚,但是,現在這池水,
真的越來越混濁,絕大多數的營業員,只有 "渾" 水摸魚
因為業績壓力,因為競爭,因為客戶絕大多數還是會陣亡,
所以絕大多數營業員都越來越短視,
為了錢,嚴重忽視客戶權益
為了錢,很多人不擇手段
為了錢,好像什麼都可以做
這些只會讓人感覺,營業員真的是吸血鬼,
而兇手正是營業員自己
不給客戶正確的觀念,不告知客戶真相與實話,
只是訴求著 會獲利/給低價/趕快來下單/成功很簡單 的這些觀念,
不斷的灌輸交易人錯誤觀念
用盡各種手段,不管是惡性競爭殺價,或是私下退傭退到離譜,
或是給客戶進出建議,或是用各種打廣告的方式強迫促銷,
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對交易人有幫助?
這就是營業員心中的聖杯嘛?
當自己從市場中挫折了,就利用進入市場的客戶,
希望這些客戶多交易,而非真正助他們成長茁壯
中南美洲的雨林,這些國家都濫墾濫伐,
先進國家說著 "為何你們不環保,為何濫伐森林資源" ,
中南美國家說 "你們砍完了自己的樹,卻為了你們自己不准我們砍?"
一樣的道理,過得下去的人才有資格提升自己的觀念與做法,
我在入行的前三個月,我就明白這些道理
這個業界,唯有超業才有那些本錢惡性競爭,
惡性競爭只為了獲取更多資源,因為客戶是會陣亡的,
所以他們必須不斷掠奪搶奪客戶,用流血低價,用退傭,用各種手段,
而不是用心/用誠,去扶佐客戶成長茁壯
這樣導致,市場越來越惡性競爭,
給客戶錯誤的觀念,
為數不少的營業員為了活下去,都用速成的殺雞取卵法,
給客戶包裹著糖衣的毒藥,加速他們陣亡,
還自認為迫不得已,情勢所逼
我在剛入行時,也用贈品的策略,
賺了兩萬多送了兩萬多,對客戶沒有多少意義的小東西,
這些也沒有辦法幫助客戶從市場獲利,
這些贈送,我知道只是宣傳噱頭罷了,
我還是一樣保持著用心對待客戶,給予充分的資訊與正確觀念,
一直經營到現在
有些人問我,這個市場都是這種狀況,
難道你沒有遇上那些觀念不正確的客戶嘛?
我有遇到啊,是少數,但是我有遇過,
只是我抱持著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的態度,
有些客戶我不接,因為這些人無法搭配,因為這些人要的我不能給
物以類聚,這是我的想法,
我不期望所有人都變我的客戶,但是我希望是我的客戶,
都是可以以正確的觀念,在市場中獲利致勝,長久經營
我的聖杯是什麼?
目前是希望實現我的觀念,
我希望帶給客戶正確的觀念與資訊,
給予客戶感同身受的服務與資源,
希望以這樣的信念茁壯,走出一股清流
我希望我的客戶,之所以選擇我,不單只是因為價位優惠,
不單只因為系統好用,不單只因為服務良好,
而是認同及感受我希望帶給客戶的理念與願景
或許,在未來,當我可以拿到這個聖杯時,
我才會朝下個聖杯邁進,一個可以財務自由,且豐富的人生
三○年代的大蕭條結束後不久,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 Asimov)完成奠定大師地位的故事「夜歸」(Nightfall)。凱葛星球的天空有六顆太陽,從無日落,凱葛人未曾看過黑夜。每隔二○四九年,星球會有短暫幾小時黑暗降臨。此刻,居民第一次目睹滿空繁星,卻因恐懼而陷入瘋狂,烽煙四起,文明瀕臨崩潰邊緣。
過去二十年,在全球化與自由化兩大動力簇擁下,繁榮沒有日落,世界經濟成長快如子彈列車,如沐歷史上最富裕的純真年代。九月十五日,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熄燈,推倒連鎖骨牌,股市崩盤、信貸危機、通貨緊縮、失業率攀升,夜幕低垂,黑色九月、十月接踵而來。社會學大師華勒斯坦(I. Wallerstein)大膽宣告,世界性的全面蕭條已經開始。
金融宇宙一隅的台灣,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像是看了讓人發狂的滿天星斗。九月,出口值首度負成長;四.二七%失業率創三年新高;七千多家公司關門歇業;股市市值蒸發近十兆台幣;景氣燈號分數創七年新低,比SARS期間還難看。即使見過大風大浪,國泰金控總經理陳祖培談到這段日子,也只能搖搖頭。現在的他戰戰兢兢、小小心心過日子,「一切都超出常態,不知道要拖多久,」陳祖培用「很恐怖」,道盡他的憂慮。
一位外商投資銀行在台最高主管也深刻感受「Main Street」(一般人)對「Wall Street」(金融界)的敵意,他挖苦自己像過街老鼠,不敢出門。華爾街風暴發生後,他召集公司員工說,「不要幸災樂禍,要低調再低調。頭已經低下去了,還要再更低。」
============================================
這裡僅有部分,全文請見
金融風暴啟示錄 2008-11-10【文/蕭富元《天下》】
============================================
評論:
這一篇絕對值得推薦給所有網友及客戶,
建議各位前往 金融風暴啟示錄 詳細閱讀
真的是一篇很棒的文章
因為近期 精誠資訊 又出了些小麻煩,
所以讓我想要寫這一篇
營業員,應該帶給客戶些什麼?
除了服務外,個人認為,給予客戶正確的觀念與充分的資訊,才是營業員最大的價值
有的客戶會有些心態,為何我要學習或是改變觀念及做法,
但是,心態觀念不正確的話,要如何在這市場中獲利致勝呢?
心態/觀念/做法,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交易期貨選擇權,就是利用價格波動的價差來獲利,
當然,價格波動也意味著風險,所以,另外一種說法,
避險者到市場轉移風險,投機者到市場中承接風險,
所以這個市場得以健全的維繫下去
正因為如此,我們是為了賺取價格的波動而進入市場,
當然是希望是獲利,而非單純承受風險及虧損,
所以擁有正確的風險觀念及相關做法就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原則
分散風險,是我們明白的基本原則,
這是大家都清楚的,雞蛋不要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是,卻有很多的客戶根本知而不為,為什麼?
只使用單一系統的客戶,萬一遇上該系統出問題,
只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東怪西怪,罵公司爛,嫌系統不好,
但是,自己盡到了分散自己風險的責任嘛?
有哪一家期貨商可以確保不會有系統性風險?(慢價/斷線/當機/不穩)
真的,很努力做到近乎完美的系統,還是不完美的,因為風險永遠存在
成功的交易人,必定有風險概念,想要成功不該只看方向,是沒有量就要計較手續費,
而是有確的心態與觀念,這樣才有正確的行為,幫助自己獲利致勝
交易是交易人的責任,風險念與控管也是!
我也是這麼跟我親友講的!
梁彥平表示,美國民主黨歐巴馬勝選後,美股將回歸基本面,從目前企業數據保守,最新公布的失業率又創15年新高,提領失業金人數又激增45%,加上預期於17日公布的零售數據也不會好看,第 4季美股再反彈也有限。
梁彥平進一步指出,歐巴馬勝選的財經主軸擺在救經濟,包括:再生能源、環保相關概念的族群,將是其救經濟的重點,對照來說,台股相關族群也會表現較佳,但仍須留意彈高後獲利回吐壓力。
回歸到台股,梁彥平表示,除了受美股連動以外,二次江陳會的立意在於擴大內需,由於台灣為出口導向國家,明年台灣各主要貿易國 GDP都多所下滑,最大出口對象中國,GDP下修至8.5-9%,甚至恐怕「見不到9」,受此影響,台灣出口勢必緊縮,活絡內需相對更形重要。
但梁彥平認為,此次圍城所帶來的暴力衝突,在全世界傳送出去,不僅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更重要的是影響外資投資台灣意願,而且觀光業績也恐流失,進而喪失活絡內需的目標,梁彥平說:「政治紛擾將削弱此次江陳會的成果。」
再回歸基本面來說,梁彥平提出警語表示,隨著年關將近,企業籌資問題將愈來愈嚴重,一些負債比、資本支出過度使用的產業,如DRAM、營建、面板、小型IC設計等,恐將陸續面臨資金週轉不靈壓力,甚至出現倒閉潮。
梁彥平還說,不只上市櫃公司,市場上一些現金流較大的行業,諸如一些連鎖商店、旅行社、健身美容業等,也將因為信貸緊縮,而陷入倒閉危機。一連串接踵而來的倒閉潮,首當其衝的將是金融股,並且重創中端消費需求、經濟面,第 4季對台股來說,仍是充滿挑戰。
若以技術面來看,梁彥平表示,加權指數在4805-5971點為重壓區,若台股下周能站上此壓力區,此波反彈路還將走最末段,反之,若無力站上此區,則恐宣告此波反彈結束,而且只要未來美股再重挫,搭配台股本身基本面利空壓力,4110點恐怕還不是今(2008)年低點。
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ISM) 10月的綜合企業活動指數重挫至38.9,遠低於代表景氣榮枯界線的50,並創下1982年 9月以來最低。
自 8月到10月,此指數大跌11點,類似1945年以來的 4次經濟衰退 (1949-50年、1959-60年、1974年、和1980-81年)。這使得美國經濟避免衰退的一絲希望為之破滅。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將經濟衰退定義為「經濟活動大幅減緩,而且持續好幾個月。」
聯準會 (Fed)表示,美國製造業產能在2007年 7月達到高峰,至2008年 8月已下滑2.3%。民間產業工作在去年11月達到高點,到今年 8月減少0.7%。
同期間,重覆申請失業救濟金者已增加近 100萬人,尋求聯邦政府協助的貧窮人口增至近 250萬人。
在最近 2個月之前,問題大抵侷限在製造業和建築業。自2007年 7月到2008年 8月,汽車產量減少 28%,其他耐久財產出反而微幅增加0.4%。同期,非農業就業人口減少81.5萬人,建築業和製造業分別佔了36萬人和10.5萬人。
但近期,不景氣擴散到經濟其他領域。零售銷售連續 3個月下滑 (7-9月)。不含汽車和汽油的「核心銷售」8、9月的累計降幅創下2001年 911恐怖攻擊以來最大。
過去12個月,平均每月核心銷售下滑 0.12%,連核心通膨都高於此數值,最近銷售量有加速下滑的現象。
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減少,已導致產能下滑。美國 9月製造業生產下滑2.7%,而且產能損失首度集中在汽車業 (-3.0%)之外,因為製造商為因應訂單減少而削減產能,避免庫存增加。
ISM 的調查顯示,有 46%的受訪廠商在上個月削減產量,有 40%裁員,而且製造業有 52%表示新訂單減少。
9 月失去工作的人大幅增加,民間企業裁撤淨16.8萬個工作,大部份來自營建和汽車業之外(11.5萬個)。10月就業數據將在本周五公佈,預期會大幅下滑。
全球經濟也開始走下坡。調查顯示,歐洲 3大經濟體上個月的生產、訂單、和就業全數滑落。歐盟坦承歐元區經濟已步入衰退。
在英國,由於經濟依賴營建和金融服務業,第 3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萎縮0.5%。日本第 2季經濟已萎縮,預期第 3季情況會惡化。
現在只剩中國大陸和部份新興經濟體能維持亮麗成長,但其主要客戶-北美和西歐受到經濟衰退的衝擊,這些出口導向的經濟體也出現降溫跡象。
另一正面訊號是通貨膨脹壓力大幅減輕。 ISM調查發現,上個月有12種大宗商品跌價,超過漲價的 5種商品,為2006年10月以來首見。
大宗商品跌價將減輕製造業和運輸成本的壓力,但不太可能在需求銳減下,提供企業現金流量明顯的緩衝。未來 3-6個月,產能和就業大幅萎縮似乎難以避免,強化了衰退的動能。
各大先進工業經濟體已陷入經濟衰退,如果不是1945年以來,也是 1980-81年來最嚴重。能源和原物料需求銳減,導致原油、鋼鐵、銅、鎳、及海運出現供應過剩。未來 1年半,大宗商品市場將面臨需求轉弱及供給過剩的挑戰。